为提升校园网络基础设施水平,强化网络服务保障能力,2025年5月22日,学校网络与信息化处牵头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,与中国电信、中国联通、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代表共商校园网络建设规划,围绕基础设施升级、安全隐患治理、民生服务优化、迎新保障及施工管理五大领域部署关键任务,全面推动校园网络环境提增效。

一、启动地下管网专项摸排,筑牢全光网络改造根基。
针对校园地下弱电管网老化、容量饱和等问题,网信处联合运营商启动 "地下管网现状普查专项行动",重点排查教学楼、宿舍区、主干道等区域的管网走向、管径容量及使用情况。此次摸排将结合学校即将实施的全光网络改造规划,绘制高精度管网布局图,为后续线缆入地、多网融合提供数据支撑,从源头避免重复开挖、资源浪费,助力构建 "一张网通全校" 慧基础设施体系。
二、开展校内私拉专线集中统计,消除网络安全隐患。
针对部分单位存在的私拉专线、违规接线等问题,会议明确即日起开展全校范围专项统计工作。网信处将联合运营商,对未经备案的跨区域专线、临时线缆进行登记造册,限期拆除;对确有必要的业务专线,纳入统一备案管理,确保校园网络架构规范有序。
三、建立家属区网络故障 "三级响应" 机制,提升民生服务温度。
为解决教职工家属区网络故障响应慢、维修流程繁琐等问题,建立 "用户报修 - 运营商接单 - 网信处督办" 三级协调机制。
四、部署 2025 年迎新网络保障工作,打造智慧迎新体验。
五、规范运营商进校施工管理,严守安全文明底线。
针对校园内频繁的运营商施工场景,明确三大核心要求:
资质审核前置:施工单位需提前 1 个工作日向网信处提交施工方案、人员名单、设备清单及安全承诺书,未经备案不得入校。
施工过程管控:要求施工期间设置警示标识、及时恢复路面/绿化,禁止擅自破路、搭接电源,特殊作业(如高空、动火)。
效果验收闭环:施工结束后,由网信处联合使用部门现场验收,对未达标准的工程责令返工。该办法的实施将有效解决施工扰民、安全责任不清等问题,实现校园建设与正常教学秩序 "两不误"。
此次协同联动,是推进校园信息化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实践。网信处处长梁辰表示,下一步将以 "统筹规划、共建共享、安全高效" 为原则,持续深化与运营商的战略合作,推动基础设施、网络服务、安全管理全面升级,为学校 "智慧校园" 建设筑牢数字底座。
网络与信息化处
2025年5月22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