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
公安部、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
民政部、文化和旅游部
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
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六部门
联合公布
《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》
(以下简称《管理办法》)
自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
为实施可信数字身份战略,推进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建设,保护公民身份信息安全,支撑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,国家有关部门根据《网络安全法》《数据安全法》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《反电信网络诈骗法》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等法律法规,制定本《管理办法》。
《管理办法》共16条
主要规定了四个方面内容
明确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及网号、网证的概念、申领方式
明确了使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的效力、应用场景
强调了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、互联网平台等对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
对未成年人申领、使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作出特殊规定
“网号+网证”
给身份信息“加密”
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,是指国家根据法定身份证件信息,依托国家统一建设的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,为自然人提供申领网号、网证以及进行身份核验等服务。平台通过“网号+网证”双轨机制,将传统身份证信息转化为加密的虚拟凭证。
网号,是指与自然人身份信息一一对应,由字母和数字组成、不含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符号。
网证,是指承载网号及自然人非明文身份信息的网络身份认证凭证。
日常生活中,当我们在网上需要注册账号时,一般都需要输入我们的身份证号、手机号来证明自己的身份。现在,只要下载“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”,申领网络身份,在其他各家App需要认证“你是你的时候”用国家身份信息来认证自己。
相当于国家给自己发了一件“个人信息防弹衣”,让对方无法拼凑出你的完整个人信息和网络画像,保护个人信息安全。
(以某航旅App为例,点击“国家网络身份认证”图标进行关联登录,便可以不再输入身份证号码。登录完成后,点击证件可看到显示已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完成认证。)


据了解,目前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已对接400余款App,包括各大互联网平台和政务服务、金融征信、教育考试、文化旅游、卫生健康等行业领域的线上应用,在账号注册、一键登录、密码找回、手机号变更、会员管理、预约购票等众多场景均可使用。
申领需要一部支持NFC功能的手机
应用商店搜索并下载
“国家网络身份认证App”
并点击“立即申领”
之后就可以按下图的指示进行操作
↓ ↓ ↓

未成年人同样可以进行申领
但需要已申领网络身份信息的监护人
进行协助
↓ ↓ ↓

来源:央视新闻和眉山发布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