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与信息建设大事记
1995年
10月,学校成立校园网建设领导小组。领导小组成员走访省内有关高校网络(信息)中心,拟订我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方案。广泛接触IT企业,经招标、议标、评标,确定由电子工业部第29所所属深威电子科技公司承建我校计算机网络。
1996年
8月,学校计算机网络建成,以DDR方式接入CERNET西南地区节点电子科技大学,校内主干为100兆,10兆到用户桌面,覆盖了校内西区图书馆、西1楼、西2楼、西3楼、西4楼、西5楼、清华楼等楼宇。
1998年
6月,通过64Kbps的速率与CERNET西南地区节点电子科技大学联接。
12月,原绵阳经济技术专科学校(后合并)开始建设校园网络。
1999年
3月,通过256Kbps的速率与CERNET西南地区节点电子科技大学联接,校园网络速度大为改观。
4月,学校单独设置网络管理中心(直属科)。
8月,实现与绵阳市广电网络传输有限责任公司互联,为校园网络开辟了第2个出口。
10月,学校在网络管理中心设立网上学习室,改善教师及学生上网等条件,为学校学生、教师上网开辟了一个比较好的环境。
11,月学校同意将学生宿舍、教师宿舍等区域由绵阳市电信公司进行综合布线并经营,由学校代维代管,极大地改善了学校教师、学生的上网条件。
原绵阳经济技术专科学校(后合并)开始建设校园网络二期工程,同时租用电信64Kbps DDN线路到Cernet,以128Kbps到绵阳吉通。
2000年
1月,校园网络以100Mbps实现与绵阳市电信公司互联,为校园网络开辟了第3个出口,出口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改观。
4月,学校投资20余万元将西7楼网络进行了建设。
6月,学校投资50万元将原有的网络设备(核心设备、接入层设备)全面改造,实现校内主干为100兆, 100兆到用户桌面。
2001年
1月,组建西南科技大学(西南工学院和绵阳经济技术专科学校合并),网络中心进行全面整合,工作人员合署办公,为解决两校网络出口问题,停止原绵阳经济技术专科学校的所有出口,租用绵阳市广电网络传输有限责任公司光缆,以100Mbps联入校本部。
10月,学校购买EYOU公司开发的邮件软件一套,用户数为6000个。
2002年
1月,学校开展新校区网络规划。
2月,为争取“西部大学校园网络工程”和“李嘉诚基金”经费,网络中心编制西南科技大学新校区网络规划。
6月,学校将原现代教育技术中心、网络管理中心、计算机基础教学合并成立处级机构—网络信息中心。
12月,学校完成了新校区教学区域综合布线工程。铁通公司进入西南科技大学经营新校区学生宿舍和教工宿舍。
2003年
5月,学校争取“西部大学校园网络工程”和“李嘉诚基金”经费各700万元,李嘉诚基金”经费由于国家政策变更为“西部中小学农村教师信息化培训”项目。
7月,网络信息中心搬迁至新校区逸夫图书信息中心。
10月,学校为每个教师配备免费邮箱一个,空间为10MB。
2004年
10月,“西部大学校园网络工程”设备陆续到货,开始启用。
学校新增Cernet IP地址16个C,基本满足学校的需要。
12月,学校校园网络Cernet出口升级到10Mbps,同时成为Cernet绵阳市节点单位。
2005年
1月,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以10Mbps接入学校。
2月,利用“西部大学校园网络工程”经费,开始进行院系楼综合布线工程招标。
6月,利用“西部大学校园网络工程”经费,开始进行院系楼设备招标。
8月,西南科技大学院系楼网络开通运行。
2006年
1月,学校通过西部大学校园网络工程验收。
6月,校医院农园8号楼网络通过行政楼光纤方式接入校园网
绵阳医科高等专科学校接入西南科技大学,并接入教育网。
7月,绵阳师范学院通过广电线路接入西南科技大学,并接入教育网。
绵阳医科学校通过广电线路接入西南科技大学,并接入教育网。
8月,完成了校园网、绵阳电信、绵阳铁通三家网络的割接。为下一步校园网整合改造,以及实现校园网统一计费、统一认证、统一管理打下基础。
9月,西南科技大学科技楼网络开通运行。
11月,西南科技大学校园网中心机房升级改造完成。本次改造主要包括:30组标准服务期机柜、标准配电柜、机房内6类综合布线、防雷保护等项目。
12月,西区网络改造完成,本次改造包括西1、西4、西6、清华楼、西区图书馆及友谊楼的室内综合布线系统,共计536个信息点;并完成了西区各楼宇全部以千兆单模光纤接入校园网的工作;完成光缆布线
2007年
3月,学校幼儿园网络接入校园网。
4月,院系楼网络接入方式由原来的全部通过Cisco4506汇聚至Cisco6509改为分别通过Cisco4506和Cisco4507R接入,实现了网络接入分流。
5月,顺利完成60KVAUPS系统的安装和并网运行,至此校园网中心机房UPS系统总容量达到80KVA。
8月,校园网中心机房60kw空调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完成并投入运行。2007年11月,校园网建设和运行工作在教育部本科水平评估工作中获得好评。
2008年
3月,教育网出口线路带宽升级至
5月,汶川大地震来袭,网络受损,事发后第二天抢通学校网络,并搭建学校抗震救灾网络指挥部。
6月,汶川大地震后期唐家山堰塞湖泄洪,完成网络设备迁移并恢复全校网络。
10月,与中国科技大学实现对接,实现电子资源共享。
2009年
2月,川音绵阳分院、江油幼专通过我校接入教育网。
5月,博士点建设之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及校园网络灾后重建全面启动。
2010年
8月,校园骨干万兆升级与IPv6/v4双协议支持改造、核心交换设备升级,网络核心层和数据中心热备的故障冗余体系建设进入实施。
12月,学校启动校园网中心机房迁移工程。
2011年
4月,校园骨干万兆升级与IPv6/v4双协议支持改造、核心交换设备升级、网络核心层和数据中心热备的故障冗余体系建设实施完毕。
学校启动校园一卡通建设。
9月,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完成,2011级新生投入测试使用。
11月,校园一卡通全校推广使用。
2012年
1月,完成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考试改革与标准化考试规范建设,开展无纸化考试。
3月,校园一卡通系统(在消费及商户结算模块在试运行半年后)正式取代学校老的ID系统进行独立运行及结算。
4月,开展ipv6测试工作。
8月,思科捐赠无线系统由华讯网络成建部署,打破了我校没有无线系统的历史,全校共计部署室内、外AP280余个。
10月,校园一卡通考勤、会议签到、报名自助缴费系统正式对全校开放上线运行,并对全校各部门组织培训发放相关资料。
12月,校园一卡通与校园网维护队伍初成,负责一卡通前置、网络、线路及终端设备日常管理和维护,这也是我们大服务中心的雏形,极大地提高了一卡通维护工作。
2013年
1月,校园一卡通协助保卫处对全校的门禁停车场系统正式试运行,实现对全校所有车辆及行人的一卡通管理,一卡一车,车辆刷卡进出校门。
2月,学校教育科研网出口带宽扩容到200M,解决学校办公区上网速度慢、无线效果差现象,学校网络用户体验明显提升。
8月,学校校际大巴安装一卡通车载终端并投入使用,实现了学校校车无现金刷卡乘坐。
10月,校园一卡通系统与水控系统正式对接安装,并投入使用,首批设备700多个终端,主要分布在西区西1到西9以及北苑学生公寓,实现学生热水计费消费。
11月,进行数据中心存储扩容,扩容153T,将数据中心存储规模扩大到233T。
12月,校园一卡通机房管理系统上线运行,实现全校机房统一管理,刷卡消费,统一结算,避免校内部门机房的现金收付的存在的弊端。
2014年
3月,校园一卡通开通支付宝充值平台,并增加布点一卡通多媒体设备。
4月,开展学校体育馆弱电工程网络建设。
5月,学校启动西山校区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。
6月,校园网光缆通达到家属区,为三大运营商提供主干光缆。
8月,完成DHCP、DNS的系统迁移。
9月,成立网络信息大服务中心,将服务业务与核心业务分开,保障了校园网络用户安全、便捷、高速的网络体验。
10月,新增联通网络出口100M,校园网电信网络出口扩容至1G。
12月,实现家属区“三网合一”,同时,为保卫处家属区安防提供纤芯资源。
学校颁布《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化编码标准》。
2015年
6月,西山校区校园一卡通项目正式上线运行,为西山师生提供现有的一卡通服务及业务。
8月,三大运营商进入学生宿舍,打破电信独家经营格局,学生资费大福下降。
校园网出口带宽实现扩容,教育科研网出口增加至300M,新增移动出口1.5G及联通出口500M,校园网总出口由原来的1.2G提升致3.3G。
9月,完成了后勤公寓门禁系统对接工作,实现了学生用户可以通过校园一卡通刷卡通过门禁。
召开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会,启动学校信息化建设“十三五”规划。
启动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。
自主开发完成了教师主页系统。
完成体育馆网络和监控弱电设计和施工监管工作,保障了全国第九届残运会顺利召开所需网络环境。
10月,开展了信息化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,被公安部门评定为重点网络信息保护单位。
12月,校园网硬件防火墙、流控实现更替,解决出口边界千兆限制。